中国纺织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32|回复: 0

生产竹节倍捻线的几项技术措施

[复制链接]

317

主题

1

好友

146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70 小时
阅读权限
100
发表于 2013-7-12 16:50:10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公司生产的14.5 texx2针织毛衫用竹节倍捻线,其竹节单纱的基纱11.7 tex,节纱29.3 tex,节粗2.5倍,节长4 cm—6 cm,节距10 cm~36cm。该品种细纱以前的生产工艺与一般竹节纱工艺相同。在络筒、并线、倍捻工序采取了以下几项技术措施,可使产品质量达到较好水平。


    1332M型络筒机宜采用金属槽筒、低速度、小张力。槽筒速度380 m/min,电清短粗节参数+220%、3.0 crn。RF231B型并线机宜采用较低速度,将压圈重量由3只8 g加重为4只13 g,防止竹节纱并纱中易出现的张力盘上下跳动,张力不匀、易形成扭结等现象。加强机台清整洁,减少飞花,使并线筒子成形良好,便于倍捻机退解。


    RF321E型倍捻机加丁中,由于竹节的随机组合,竹节股线中会有23.4 tex、41 tex、58.6 tex三种号数现出,倍捻气圈波动较大,为此将气圈标尺刻度南3调整为2,解决了气圈碰擦问题。将过丝轮刻度南3调整为1,增大了卷绕张力,解决了筒子松软问题。由于14.5 tex竹节纱强力偏低、捻度较小,卷取速度快,所以退解张力宜偏小控制,在采用大直径环面摩擦盘的同时,去掉原使用的12 g法码,使衬锭转得轻快些,有利于减少纱线退解过程中的断头。要保证在断纱或并线筒子用完时股线筒子正常抬起,防止纱线磨损。采用FC306型喷雾式空气捻接器,配置双股S捻接腔,保证捻接质量。加强巡回,及时发现锭子上的纱头缠绕,防止造成弱捻。加强检查及时清理加捻盘下的废纱缠绕,防止造成断头过多。倍捻机锭速7 000 r/min,捻度55.2捻/10 cm,捻系数298.3,捻向S捻,卷取线速度26.5 m/min,超喂率141%,卷绕角18。41’。


    采用以上措施后,14.5 tex x2倍捻线平均强力367 cN,断裂强度12. 57  cN/tex,单强CV7. 70/0,3 mm毛羽2.1根/m,质量满足了用户要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纺织俱乐部 ( 陕ICP备19019768号 )  

GMT+8, 2023-9-27 02:12 , Processed in 0.11012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