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046|回复: 42

新型纺纱技术篇

[复制链接]

10

主题

0

好友

609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在线时间
41 小时
阅读权限
150
发表于 2012-7-3 17:00:52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有网友询问低扭矩纺纱技术的有关问题,说明大家对新型纺纱技术有较大的兴趣,在纺织遭遇寒流的今天,传统的纺纱技术只能在激烈的价格竞争市场中徘徊,只有靠高投入,高质量,强管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引入新型纺纱技术或新型纤维,那将是另一番天地。今天发次一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共同提高。

10

主题

0

好友

609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在线时间
41 小时
阅读权限
150
发表于 2012-7-3 17:21:33 |显示全部楼层
答复湖北某先生关于低扭矩纺纱技术:该项技术是由香港理工大学陶教授及其团队发明的,其原理是在细纱前罗拉出口到导纱钩之间安装一个假捻器(类似于粗纱假捻器),使前罗拉输出的纤维束在获得真捻前,先接受一个假捻,使纱线中纤维产生的残余扭矩之和与整个单纱的残余扭矩相平衡,用此法纺纱可以实现低粘度纺纱获得高强力纱线,也就是提高加捻效率。
因此,要利用该技术,要安装假捻器,工艺上跟一般纺纱技术的区别是,捻度设计可比正常减少24%-40%。再就是值车工操作与正常的纺纱稍有不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在线时间
5 小时
阅读权限
20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发表于 2012-7-5 15:12:14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什么新型纺纱技术?比如喷气纺,涡流纺,什么包缠纺,柔洁纺,柔顺紧密纺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好友

609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在线时间
41 小时
阅读权限
150
发表于 2012-7-9 15:43:0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w369 于 2012-7-10 15:00 编辑

先说说喷气纺----
喷气纺纱属于非自由端纺纱,是20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纺纱方法,这种纺纱方法是利用喷射气流对牵伸装置输出的须条施以假捻,并使露在纱条表面的头端自由纤维包缠在纱芯上形成具有一定强力的喷气纱。
喷气纺纱机机构简单,没有高速机件,但其纺纱速度高,生产效率可达环锭纺的15倍、转杯纺的3倍。其适纺范围较广,成纱结构具有独特的风格,是一种潜力很大,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纺纱方法。
喷气纺纱的工艺过程
喷气纺纱机的工艺过程。棉条从棉条筒引出后直接进入双皮圈牵伸装置,经过50~300倍的牵伸后从前罗拉送出,被吸入加捻管。加捻管由两个转向相反的涡流喷嘴组成,经两股反向旋转涡流的作用,自须条中分离出头端自由纤维,并紧紧地包缠在芯纤维束的外层而形成喷气纱。纱条由引纱罗拉引出,经卷绕罗拉卷绕成筒子,满筒后筒子自动抬起,脱离卷绕罗拉,并由输送带送到车尾收集。
纺纱速度:250--300m/min
喷气纺适合于纺T/C混纺纱,天丝、涤纶、麻类混纺品种等。
纱线特征:毛羽少,抗起球性好,手感柔软,吸湿性好,染色性好;缺点:成纱强力比环锭纺低10-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好友

609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在线时间
41 小时
阅读权限
150
发表于 2012-7-10 14:58:3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w369 于 2012-7-10 15:06 编辑

接着昨天话题再说说喷气纺
喷气纱的结构:分内外层,内层纤维不加捻,外层纤维为包缠纤维。
前景:以美国为例,目前美国有500万纱锭,喷气纺占8%,转杯纺占35%,环锭纺占34%,包缠纺占5%,可见新型纺纱技术是必然发展趋势。
纺纱成本:德国赐来福公司提供的数据,生产1公斤纱的成本:环锭纺需0.3欧元,喷气纺只需0.12欧元。
流程:棉条喂入--双皮圈罗拉牵伸--双喷嘴加捻--卷绕筒子。
成纱机理:利用两级喷嘴的高速旋转气流对纤维集合体的外延纤维进行吹捻,对内层纤维产生包覆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2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在线时间
5 小时
阅读权限
30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发表于 2012-7-11 16:36:38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给个喷气纺的工艺?再说说涡流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好友

609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在线时间
41 小时
阅读权限
150
发表于 2012-7-11 16:43:56 |显示全部楼层
涡流纺是自由端纺纱方法之一。靠涡流作用使开松成单根状态的纤维凝聚和加拈成纱。由于用涡流代替机械的加拈和凝聚作用而不需要回转的机件,因而结构简单,纺纱速度较高,一般可比环锭纺纱高6~7倍。纺纱原理:先把纤维条经刺辊开松呈单根纤维状态,然后靠气流的作用使纤维通过切向通道进入涡流管内,形成纤维流。在涡流管的适当位置沿圆周切向开若干进气孔,涡流管的尾端经总风管和过滤网接抽风机,使涡流管内始终保持负压。外界空气沿切向进气孔高速进入涡流管内。由于气流与涡流管的中心轴线有一动量矩,遂在管内形成涡流。也可以用一组螺旋形导向片,使空气沿导向片引入管内而形成涡流。高速回转的涡流沿涡流管的轴向运动,与切向通道送入的纤维流同向回转,达到轴向平衡。在平衡位置上涡流推动自由端纱尾作环形高速回转。不断喂入的纤维与运动着的纱尾相遇而凝聚到纱尾上。自由端在高速回转时,纱条即被加上拈度。涡流纺加拈的效率较低,约30~50%左右,纱愈粗,自由端回转的摩擦阻力和加拈的抗扭力矩愈大,加拈效率愈低。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在平面旋涡中涡核中心处的压力最低。因此,生头时种子纱可以很容易地被从中心孔吸入涡流管内并开始纺纱。纺成的纱由一对输出罗拉积极输出,经槽筒或往复导纱器绕成筒子纱。为了减少回花、提高制成率,在涡流纺纱机上设有断头后喂入自停装置。

成纱结构:涡流纱中纤维的平行伸直度较差,成纱的结构与环锭纱不同,所以涡流纱的强力较环锭纱低,成纱的条干均匀度一般接近环锭纱的水平,但极短片段的粗细不匀较环锭纱显著。涡流纱的结构膨松,吸色性好。为了使纺成的纱具有一定的强力和条干水平,要求喂入的纤维具有较好的整齐度和适当的长度。因此,涡流纺纱比较适宜于化纤纯纺或混纺的粗中号纱,用作起绒纱,或用以纺包芯纱。涡流纺纱单产水平和制成率都比较高,由于在负压条件下纺纱,车间飞花少,劳动条件好。产品可用作毛毯、围巾、服装和装饰用织物。
纺纱线密度:PF-1X型为29~253tex(20s-3s)   PF—2型为20-117tex(30s-5s)
纺纱速度:110~160m/min
工艺流程为:开清一梳理一并条(二道)一涡流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1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在线时间
4 小时
阅读权限
20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发表于 2012-7-12 10:44:19 |显示全部楼层
喷气纺的具体工艺参数有没有?前段时间看到你们网站上的柔洁纺,到底是什么装置,有没有图片?进度如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好友

609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在线时间
41 小时
阅读权限
150
发表于 2012-7-12 15:27:2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w369 于 2012-7-12 15:32 编辑

某公司纺制Tencel14.8Tex喷气纺纱工艺
   主要工艺参数为:(1)纺纱速度210m/min;(2)总牵伸165倍,主牵伸35.8倍;(3)放大罗拉中心距,为44mm×41.5mm×44mm,胶辊中心距为48.5mm×39mm×42mm,前罗拉至第一喷嘴距离为39mm;(4)胶辊加压为20daN、22daN、22daN、22daN;(5)喷嘴气压比N1/N2为0.25MPa/0.40MPa,喂入比为0.98,卷绕比为0.99,集合器为2mm。
第一、第二喷嘴气压比N1N2025MPa040MPa
   Tencel14.8tex喷气纱各项指标为:断裂强度14.9cN/tex,强力CV10.0%,重量偏差+0.4%,重量CV1.9%,条干CV13.11%,细节9个/km,粗节33个/km,棉结35个/km。
总牵伸163倍,主牵伸358倍,   
喷气纺车间相对湿度保持在58%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18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在线时间
7 小时
阅读权限
20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发表于 2012-7-12 18:08:17 |显示全部楼层
好,这才叫实际,这种纱不知道买什么价钱?现如今纺织市场处于深冬季节,可能只有这样的纱线才有点市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纺织俱乐部 ( 陕ICP备19019768号 )  

GMT+8, 2023-12-2 10:45 , Processed in 0.1352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